如何看待中超改名新规?为什么突然要求取消企业赞助冠名改为中性名?(中超联赛为什么改名)

足协的改名政策是本末倒置。

过去的中性名和不准俱乐部迁移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球迷对球队的忠诚度。进而实现俱乐部的专业化。带动球迷文化。

因为在中国足球过去二十年里。中超俱乐部跨地域迁移,随着俱乐部赞助商的变换改名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拿改名和迁移最多的一个球队北京人和来说,北京人和改名在22年里改名17次。迁徙了四座城市。

1994-1998:上海大顺、上海豫园、上海航兴

1995-1998:上海浦东

1999:合为浦东惠而浦

2000:上海联洋8848

2001-2005:上海中远(2003年10月更名上海国际)

2006-2007:西安浐灞国际

2007-2010:陕西宝荣

2011:陕西人和

2012-2015:贵州人和

、贵州国酒茅台

2015-至今:北京人和

当年浐灞队

搬到贵州的时候,陕西球迷甚至一度追到了海埂基地去挽留:

陕西球迷是这样对陕西队的

而陕西队却像白眼狼一样搬到了贵州,留给西安上万球迷一座空城。

更可笑的是,这一幕几年后又再次上演。人和从贵州又搬到了北京。这一次,贵州球迷给人和对的回应是:

类似这样改名、搬家,抛弃球迷的球队我能数出很多:比如现在的绍兴毅腾队

曾经先后在大连、烟台、哈尔滨流浪,最后因为打假球的原因被哈尔滨球迷所不容,才迁出了哈尔滨。而当毅腾队再次回到哈尔滨比赛时,哈尔滨球迷对毅腾这支队伍更是给予了撕球衣的待遇:

回到球队名字上,球迷对于球队名字的认同有多重要呢?2014年申花队

因为资金问题陷入泥潭,绿地集团接受,但是将俱乐部名字中的申花二字去掉,为此申花球迷不惜空场来捍卫申花二字,甚至到后来回到球场之后,球迷依旧在看台上进行抗议。最终这场抗争以申花球迷获得胜利结束。

可以看的出,中国球队对于有一支归属感的球队是多么期望。这种期望是来自于对城市的归属感,是于自己的出生地是天生相连的。足协如果真的关注球迷工作,想让俱乐部朝专业方向去进步,就应该保护这种归属感,这种认同感。而这么多年来中国足坛培养出的具有认同感的、能够坚持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也只有国安申花泰达建业亚泰

等等少数几块牌子。这几块名字或许有些赞助商的影子但是这些名字在球迷的呐喊声中,在无数场比赛之后,已经超脱了企业名称的含义,取得了球迷的认可。已经是当地足球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是一张鲜亮的地域名片。这张名片无关球队成绩,无关企业大小,球迷只知道那是我球队的名字,当我站在看台上的时候,人们看不见我,却能看见这个名字。

这才是球迷溶于血液的东西。

与之相对的是广州某支球队,亚冠

赛场、中超赛场多的夺冠。而他的球迷呐喊声最大的永远是广州这座城市。这也是球迷文化。

而现在改名政策是为了改名而改名,将中超好不容易保留下来的几张二十年的、拥有球迷认同感的名字改掉。只能称得上是买椟还珠

发布于 2022-12-24 02:12:34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50
目录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